成思危主席出席“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08年07月12日
本站讯:据媒体报道,2005年1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出席了世界经济发展宣言组委会主办的“中国经济形势报告会”。
在报告会上,成思危主席预计,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通过遏制投资过热和压缩新建项目,2005年经济增长率将为9%。他认为,如果保证在9%,表明宏观调控是非常成功的。他表示,从历史上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最高曾达到了14%,因此9%是正常的速度。从国际上看也有先例,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搞了一个国民经济倍增计划,也就是说10年之内翻一番,当时定的最少的年增长速度是7.6%,但是最后完成是11%。如果市场真的有这个动力,不应该说硬把增长速度卡下来。但问题是要保持可持续的增长,就一定要考虑到提高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投资的效果。
在谈到宏观调控的经验时,成思危认为,在最初一段时间里,银行控制贷款主要是控制短期贷款,没有控制长期贷款,并没有起到压缩新建项目的作用,反而卡住了企业日常资金的流通,以至宏观调控之初发生了扭曲。他表示,宏观调控不能违背价值、供求和竞争的市场规律。
成思危主席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认为,中国股市存在先天不足:首先,股市应该是一个有效的直接投资和直接融资场所,但过去过分强调了股市的融资功能,忽视了投资功能。其次,股市是单边市,只能做多,不能做空。股市只有涨的时候大家才能赚钱,一跌所有人都被套住。第三,股市目前还是半流通市,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流通。半流通市造成了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持有者的利益不一样。当今股市的问题关键在于恢复股市投资者的信心。他认为,要发挥股市的投资功能,就必须扶优汰劣,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给投资者合理回报,同时加强信息披露的监管和增加合规资金的流入等等。
成思危主席还表示,各方面目前应该努力让投资者恢复信心,以促进股市的发展,让中国股市成为真正的晴雨表。他说,在发达国家,股市市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30%左右,中国股市的这个比例太低了,所以还无法全面代表国内经济走势,还无法成为中国经济的晴雨表。中国股市先天上存在只强调融资、忽视投资的问题,只有部分流通的问题;而在后天上监管层也出现过一些失误,比如在2000年时,就高估了股市的发展形势,推出了市价减持国有股的措施,结果导致了股市的长期低迷。
相关报道:
[连接t=http://www.cndca.org.cn/law/display_law.asp?id=902]成思危:政策监管把股市估计得太好[/连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