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成思危主席出席中国金融衍生品论坛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08年07月12日

本站讯:据《金融时报》(记者钱进)报道,2005年9月26日,中国金融衍生品论坛在上海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到会讲话,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上海市副市长冯国勤出席并发表演讲。

成思危在讲话中指出,自从上世纪70年代金融期货推出以来,世界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迅速。近年来,金融全球化不断发展,各国金融市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金融风险的传播速度和危害性越来越大,我国的金融体系由此面临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金融体系的竞争能力比较弱、效率低下和应对风险的能力明显不足,在避险工具的运用上缺乏足够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创造条件发展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充分发挥其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分散和转移风险的功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显得十分必要。

成思危指出,发展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需要从四个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一是法律法规环境要具备,通过修订《证券法》、《公司法》和《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为金融市场的创新和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规范发展创造有利的法律环境;二是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干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设,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三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及其他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为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立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四是要大力促进金融创新,通过金融产品、金融工具和金融制度的创新,促进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建立和规范发展。

针对社会上有人认为金融危机完全是由金融衍生品造成的观点,成思危明确指出,这种认识并不准确和全面。在当前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形势下,发展金融衍生品或金融期货,对提高我国金融体系的效率及其避险能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有关方面必须深化对金融创新的认识,转变那些不合时宜甚至以偏概全的观念。他认为,只有金融衍生品的不恰当运用和过度的投机,才会加剧金融风险和危机。目前,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发展虽然还不尽完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推出金融期货。事实上,香港在发展商品期货九年之后就推出了恒生指数期货,并且取得了成功,而我国内地商品期货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金融期货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成思危强调,我国经济正处在上升阶段,金融衍生品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他说,我国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要结合我国国情,稳步推进。要认真总结吸收国外的经验教训,认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利弊得失,既不照搬国外的做法,也不因噎废食。在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方面,既不能在条件不成熟时硬推,也不能在条件基本成熟时裹足不前、贻误时机,要有选择地逐步推出。要坚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在本次论坛上,金融期货的创始人、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名誉主席利奥·梅拉梅德,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理事长耿亮、上海期货交易所总经理姜洋、上海证券交易所总经理朱从玖、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张育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伦·斯科尔斯先后作了主题发言。

本次论坛由芝加哥商业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主办。来自全国人大,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政府等政府部门和机构,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部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期货公司等国内金融机构,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及花旗集团、摩根斯坦利等国际著名金融机构,台湾期货交易所、韩国交易所、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等境内外交易所总计近300位代表出席论坛会议,就“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现状和未来前景”这一论坛主题进行了充分研讨。

上一条:成思危主席接受《财经时报》专访

下一条:成思危、张榕明参加中央直属二支部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