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辜胜阻做客人民网委员讲堂谈城镇化新政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13年02月04日

2月4日下午,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做客人民网,参加由人民日报政文部、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中国政协》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委员讲堂》,本期主题为“详解城镇化战略与百姓红利”。辜胜阻副主席就城镇化新政发表了意见。

辜胜阻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发展新红利、改革新起点。

第一,城镇化新政是新的经济主体最重要的突破口。新型城镇化是增长的新引擎,而且是最大的引擎。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表明,现在最需要的资源是市场需求,而内需最大的潜力就在新型城镇化。因为城镇化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意味着一千万人进城,社会在未来的十年中产生几十万亿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第二,新型城镇化也是发展的新红利。过去30年的发展主要依靠人口的数量红利,特别是廉价劳动力所产生的数量红利。新型城镇化意味着通过改变人口的城乡分布获取城镇化的红利。所以城镇化的红利虽然也是人口红利,但是一种新的人口红利。

第三,新型城镇化是改革的新起点。30年前的改革开放从农村农业开始,而这一次城镇化的改革是从农民工开始。城镇化不简单是发展和增长的问题,它涉及改革的最大领域,比如土地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等十多项改革,其中最难最重要的是土地制度改革和户籍制度改革,所以说它是改革的新起点。

第四,新型城镇化是平等的新理念。中共十八大特别提出要有三个公平,但是户籍制度是最不平等的制度,把人分为农民和市民,在户籍上体现在几十种不平等的福利待遇,城镇化最重要的是人的城镇化,改革户籍制度,推动新的平等。

辜胜阻表示,目前推行的城镇化新政更加强调的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新政有三个重要特点:人的城镇化、物的城镇化、土地城镇化。过去30年,土地城镇化大大快于人的城镇化。很多城市高楼林立,基础设施非常豪华,但物的城镇化、地的城镇化和人的城镇化是不同步的。这一次的城镇化新政重要的是要体现人的城镇化。现在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2%,但是户籍人口的城镇化比例只有35%,也就是有2亿农民工实现了地域的转移、职业的转换,但是没有实现身份的转变,还是半城镇化,他们生活在城市,但户口在农村,他们的根还在农村,是一种不彻底的城镇化,所以这次城镇化很重要的特点是强调人的城镇化。

城镇化新政强调质量和速度,要提高质量,质量优先。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要构建合理的城镇化体系。农民工或城市转移人口的市民化有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一是面大量广,有两亿多人,所以量非常大、任务非常艰巨﹔二是转移的高成本,有研究表明转移一个农民工,实现一个农民工的市民化,基本的公共服务投入就需要10万元,所以它是高成本的﹔三是最大的难点也就是稳定的就业。现在两亿农民工中真正实现稳定就业,在城市安居乐业的人可能只有20%,也就是说80%的人就业是不稳定的,这是人的城镇化最大的难点。

在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上,政府要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三个梦想:市民梦、创业梦、安居梦。让农民工在城市安居乐业,市民化才是幸福的、稳定的。中国在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经济经受了严峻考验,当时几千万农民工失业,但是这些农民工没有回到土地上、没有回到村子,八百万农民工返乡创业,解决了三千多万农民就业。政府要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鼓励农民工创业,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使转移人口在城市有稳定职业,能够安居乐业,市民化才能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辜胜阻提出,必须控制北京人口,提升中小城市吸引力。控制北京的人口规模不一定通过行政手段,关起门来不让大家进来,而是要把城市群做多,城市圈或者城市群是城镇化的高级阶段。

“城市群非常重要的是发挥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城市的功能首先是集聚,人口的集聚、产业的集聚,对于大城市来讲,我们不能发挥它集聚的功能,把大城市做得更大,有人说把北京从两千万做到五千万,我是坚决反对这种观点的,大城市到一定规模以后已经有严重的城市病,承载能力有限,大家现在都在讨论北京过去是‘首堵’,堵车,大家见面都问今天堵了没有,现在是‘首雾’,这样一种大城市病不能再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而要发挥辐射功能。发挥辐射功能非常重要的是建更多的城市群。我国现在有三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中西部跨省的湖北、江西、湖南,成渝城市圈。”辜胜阻说。

辜胜阻指出,大城市有集聚效应、规模效应,怎么样进一步发挥以辐射周边地区,就要进行城市群建设,做多的是中小城市。现在对北京的人口控制不能搞行政办法,城门关起来不让大家进来,而是把城市群做多,中小城市做多、更有吸引力,用自然的、市场经济的办法让大城市人口不过度膨胀,有效的缓和“城市病”。城市化到了一定阶段应该更多地强调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把城市群做多、中小城市做多,让特大城市发挥它的辐射作用。希望未来我们能有20个甚至更多的城市群的出现,避免城市病,在城市化过程中让老百姓的幸福感更高。

上一条:陈昌智马培华参加民建北京市委春节团拜暨表彰大会

下一条:“思源工程”联合爱国华商陈沙立向贫困地区医院捐赠32辆救护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