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胜阻出席北京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法治环境建设研讨会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14年07月10日
7月15日,由民建北京市委、北京普天德胜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互联网金融试验基地主办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法治环境建设研讨会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出席会议,并作题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的报告。辜胜阻副主席的报告辞简理博、深刻精辟,理论与案例相得益彰,得到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
辜胜阻在报告中指出,中国目前最大的经济问题和金融问题是金融背离实体经济。我国中小微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金融成为压垮实体经济的稻草。在市场主体多元化、利率汇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金融改革需要在供给端发力,让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发展多层次金融体系,提供更多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在“钱多”和“钱少”问题并存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发挥了特殊的作用。互联网金融有大众化和包容性的特点,有利于小微企业和边缘人群融资,有普惠金融和草根金融特色;直接交易,去中间化,降低信息不对称,有低成本优势;跨界经营,去边界化,有跨时空配置金融资源特色;利用大数据及云计算和平台优势,有高效率优势;促进传统金融机构革新,有利于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有促进竞争的鲶鱼效应。
辜胜阻副主席认真听取与会人员发言
辜胜阻说,互联网金融有两大趋势,金融互联网化和互联网金融化。他对互联网金融提出了五个观点:一是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普惠金融,减少了金融交易的成本和风险,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边界,满足了被传统金融忽略的草根性需求;二是坚守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髓;三是互联网金融会发挥鲶鱼效应,推进竞争高效的多层次金融体系,竞争产生效益,产生活力;四是互联网金融从供给端发力,符合市场主体多元化与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需求;五是互联网金融不是法外之地,要因势利导,在发展中规范,要管理风险、利用机会。辜胜阻认为,要让互联网金融先发展、后规范,以开放心态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要看到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共同点,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是金融,并未完全脱离原来的监管框架,可以按照业务实质将互联网企业纳入现有金融监管体系。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他提出六条建议:一是明确监管主体和对不同业态的监管标准;二是对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分类监管、联动协同;三是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适当的规范,必须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把握创新的界限和力度;四是完善基础信用体系建设,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五是加强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权益保护;六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防止过度监管。辜胜阻强调,要谨防“监管过度”,走出“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怪圈,要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而不是阻挠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与会人员围绕《互联网P2P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法律风险》、《创新式互联网金融企业业务模式与监管》、《电子商务产业链的支付问题》、《移动支付模式及发展障碍》等主题进行了研讨,气氛热烈。辜胜阻副主席说:“今后我要找机会到各位的企业去看一看,百闻不如一见,与其在这里坐而论道,不如实地到企业去调研,希望与大家在企业调研中继续深化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
民建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包瑞玲,北京金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IT小组组长栾润峰,以及来自京东商城、花果金融、91金融、邦盛律师事务所、梅泰诺移动、pp钱包、金电联行、美臣保理等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代表和业内专家共20余人参加研讨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