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民出席“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15年05月06日
5月9日,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汉民出席论坛并作题为《从上海世博会看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路径》的主旨演讲。
周汉民从故事入手首先谈了他对文化的认识,解读了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他认为,文化现象、文化事业和今天聚焦的文化产业,应当与时代的重大变迁相结合,这一重大变迁就是世界进入了崭新的城市时代。在城市时代,世界城市人口的发展会发生如下变化:一是城市人口数量增长迅速,二是城镇化人口向大城市集中趋势明显,三是大城市群主导的城市化浪潮方兴未艾,四是亚洲城镇化人口向超大城市高度集聚。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化应当作为直通心灵的力量来破解我们所处时代的许多难题,例如环境与气候、信息与监控、土地和住房、风险灾难的管理、社会融合、城市发展管理、城市经济与财政保护、饮水卫生与基础设施等问题。
周汉民指出,中国作为世界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遇到了世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给我们带来了文化方面的五大启示:一是以人为本。世博会的一大精神遗产就是表达一个国家引领世界发展的理念,其关键词正是共享盛世、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关键是以人的尊严为本,要爱己及人。二是文化多元。世博会的文化体验包括活动、论坛、展示等。三是科技创新。文化在于创造,世博会在园区规划设计、场馆建设和园区运营方面率先实践“低碳经济”理念,展现我国科技创新成果。四是合作共赢。世博会的一个伟大功绩就是“联结”,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合作才会共赢。五是面向未来。世博会文化最深厚的力量在于面向未来。
周汉民最后强调,中国文化应该以不卑不亢、不屈不挠的姿态走向世界。
本次论坛以“聚焦文化产业发展的学术前沿,启发学术思维,培育创新能力,拓宽研究视野”为宗旨,与会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与发展趋势,交流了文化产业发展转型的思考和建议,讨论了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式与路径,探索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文化产业研究推广基地”揭牌仪式,举办了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专家向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赠书活动,参观了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民建安徽省委主委、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主任李修松作了题为《努力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的演讲。四川省政协副秘书长、民建四川省委副主委王元勇,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秘书长李晓骏,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党委书记、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仲明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四川省社科联秘书长李泽敏,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明泉,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院长、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院长罗晓东,民建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程喜真出席了论坛,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王元石、安庭、张士元、陈少峰、周鸣秋以及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文化创意产业研究组组长、副组长,有关专家学者,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师生等260余人参加了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