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培华、周汉民出席浦江论坛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15年07月02日
6月30日下午,由民建上海市委与杨浦区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 “上海民建浦江论坛”在创智天地会议中心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马培华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汉民,中共杨浦区委副书记、区长谢坚钢参加论坛。
马培华指出,创新驱动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懈动力,当前经济正在从数量型向质量效应型经济转换,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驱动战略是解决过去高速发展中所存在问题的最有效办法。马培华说,今年民建中央围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展开专题调研,通过对五个省的调研,发现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方面,有了一些积极的进步,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积极破除,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的技术创新体系得以加快构建,科技研发经费使用效益得以提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积聚得到有效重视,金融与科技成果的结合进一步加强等。但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有待进一步突破,当前需重点解决科技成果的价值属性和高等学校评价体系的问题。二是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投入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四是科技转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马培华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
马培华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尽快出台国有科技成果无形资产的管理办法。对于科技成果无形资产定价机制,允许通过协议定价,挂牌交易、拍卖等市场经济方式来进行交易。二是进一步改革高校院校、科研院所的评价体系。把科技成果的转化、转化率、对于社会的贡献等作为高等院校评价机制,同时应该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实用型高等院校真正成为培养人才的应用型学校。三是鼓励研发团队直接转化科研成果。可借鉴湖北经验,完全把成果的实施权下放给科研团队,解放科研人才的生产力。另外,还要调整完善院校的有关人事管理评价机制。四是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让更多的资源流到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改善投融资体系,支持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要支持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加快培育更多从事技术转化的新型实体。
周汉民作专题发言
周汉民围绕科技创新与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进行专题发言。他说,自贸区的启航是国家以更大的开放促进更深入改革的关键一步,上海自贸区正式运行21个月整,最重要的成果就是体制、机制和法制的创新。对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建议要从体制、机制、法制入手:1、体制方面,应当以自组织为主,充分发挥创造力,激发人的创新,要有激情、勇气、决心,营造宽松、容忍、鼓励、理解和同情的氛围。2、机制方面,当前最主要的机制不应当完全是政府主导,在科研领域,需要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重要命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包括科技资源配置。3、法制方面,要有让上海真正成为聚集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条文,一方面上海已经有2500万人口,需要控制人口增长,另一方面,一将难求的局面需要尽快扭转。
杨浦区人民政府区长谢坚钢为论坛致辞,并介绍了杨浦科技创新情况。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围绕上海如何迈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阐述了相关思路和路径设想。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院长谷来丰、天合光能董事长兼CEO高纪凡、小马创业村孵化器创始人马俊杰和上海杨浦科技创新(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冯金安分别以《科技创新之新硬件时代》、《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打造科技创新引擎》、《优化创业生态提升创新能级》为主题作了精彩的交流发言,从不同角度进行观点阐述。
本次论坛以“科技引领未来 创新驱动发展”为主题,邀请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长三角企业家,详细解读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和未来展望,共同探讨企业如何抓住契机、以创新为动力提升综合竞争力等问题。
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陈宏民、葛俊杰,秘书长汪胜洋;杨浦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杨浦区委主委徐雪峰,杨浦区副区长谈兵以及企业界人士和专家学者等近二百人参加论坛。
论坛前,马培华、周汉民会见了杨浦区四套班子成员。谢坚钢代表中共杨浦区委、区政府对论坛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并介绍了杨浦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科技创新的相关情况。马培华对中共杨浦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来对民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沟通,共同努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
“上海民建浦江论坛”是民建上海市委的品牌活动之一,自2009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七届,为推动上海科学发展出谋划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下一条:马培华赴上海调研民建基层组织建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