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辜胜阻出席全国信用建设经验交流会并作演讲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15年08月20日

8月18日,第四届全国信用建设服务经验交流会在呼和浩特召开。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出席研讨会并作题为《经济形势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旨演讲。

辜胜阻表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要认识、适应并引领新常态。新常态具有四大标志:第一,经济增长的速度变化,由过去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七时代”;第二,经济增长的动力变化,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 “创新驱动”,让创新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引擎;第三,经济增长的结构变化,由以工业为主的增长转为以服务业为主的增长,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动、调整经济结构的主动、改革开放的主动,赢得在经济发展上的主动和国际竞争中的主动;第四,经济发展质量的变化,“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

针对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辜胜阻说,产业路径依赖严重是资源大省的“痛点”。从2002~2009年,内蒙古经济增速连续8年名列全国第一。近些年来,内蒙古经济增速连续下行,2012年经济增速降到全国第13位,2013年下降到第21位,2014年下降到第22位。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我国的五大露天煤矿内蒙古就包揽了其中的4个。内蒙古的经济基本上是以资源开发为主体,形成了严重的产业路径依赖。当前,内蒙古经济必须要扭转资源利用单一、创新动力不足以及“一煤独大”的格局。

辜胜阻认为,借鉴英国、日本、美国和德国的教训与经验,一定要注重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发展。但我国实体企业发展面临五难:融资难、用工难、盈利难、投资难、创新难。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中小企业出口受阻,制造业商品价格难以提升,实体经济利润下降。同时,国内金融资源集中于大企业、大项目,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加上国内原材料价格也不断上涨,实体经济的投资回报率远远跟不上借贷利率的上涨速度,资金陷入“击鼓传花”式的资本游戏中。实业是国家经济的根基,如果一个国家实业出现贫血,根基将不牢。重振实业精神,需要采取“放”、“扶”、“改”、“逼”的政策选择:“放”即要放开市场准入,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和鼓励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市场空间;“扶”即将扶持“三农”的某些政策“移植”到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少取多予”。通过“减税、减费、贴息”等方式提高民间资本投资回报率,引导民间资本回流实体经济、重振实业;“改”即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缓解融资难;“逼”即逼着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从宏观来看,“十三五”期间,将呈现六大发展机遇:人口城镇化,城镇化进程将创造巨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经济服务化,消费升级将创造公共性服务、消费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巨大发展空间;发展低碳化,资源环境瓶颈压力加剧、新兴产业勃发、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都将创造绿色低碳经济机遇;产业高端化,产业结构水平要从低端、中端逐步走向中高端;社会信息化,电子商务拓展、企业信息化、互联网金融;经营国际化,企业海外拓展、全球化推进、自由贸易区。

关于如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辜胜阻强调,在创新过程中: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人才激励重于技术开发 ,营造环境重于集聚要素,作为创新“软件”的创业创新文化重于设备厂房“硬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意志”一定要化为“企业行为”,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要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和重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的灵魂是创新,要以创业带动创新;二要营造“实业能致富,创新致大富”的环境,做强实体经济;三要培育“宽容失败,鼓励冒险,兼容并包的创新创业文化和制度,让创业创新的活力竞相迸发;四要推动合作创新和发展平台经济,构建创新联盟,走出创新自闭症;五要注重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双轮驱动”。

辜胜阻说,当前新一轮创业浪潮具有六大特征:一是政府自上而下主动作为,改革成为推动新一轮创业浪潮的主要动力。二是新一轮创新创业浪潮呈现主体多元化。三是新一轮创业创新浪潮涌现了一大批“互联网+”的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创新不断显现,创业创新的形式呈现高度的互联网化。四是新一轮创业创新浪潮由创业、创新和创投“铁三角”联合驱动,“众创”、“众包”、“众筹”等新的商业模式、投资模式、管理机制等多方面创新相互交织。五是创新创业要素向“软”“硬”环境好的高新区与科技园区集聚,创新创业载体呈现区域分化格局,深圳和北京成为创业环境最好的城市。

辜胜阻强调,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机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例如货币的出现本身就是信用的产物。信用的缺失,风险加大,会导致社会总交易成本上升。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完善的信用体系是深化国际合作交往,树立国际声誉,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影响力的必要条件。当前,信用体系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统筹不足,缺乏顶层设计,一盘棋格局没有形成。二是信用体系建设相关专业人才稀缺。三是信用评价标准不统一,国家标准“三等九级制”没有得到落实。四是信用立法滞后导致信用环境没有形成,信用成果的使用缺乏法律支持。五是征信难,市场没有形成。六是社会参与的空间性严重不足。七是信用体系建设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

辜胜阻建议,打造诚信社会要做好以下工作:一、重新做好顶层设计。二、完善信用标准。三、向专业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四、加快建立法律法规体系。五、守信教育和专业化人才培养。六、科学优化信用信息使用。七、创新信用监管机制、增强型监管模式。八、加强信用理论研究、提高信用政策水准。九、发展信用专业机构、提升信用管理能力。信用体系建设有助于破题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应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健全小微企业征信体系,改变“信息孤岛”现象,以信用体系为纽带实现银行、政府和企业的三方共赢,提高金融公共服务效能。

民建内蒙古区委副主委康永恒,民建内蒙古区委副主委、内蒙古检查院副检察长郑锦春出席研讨会。

上一条:张少琴出席华人榜五周年庆典暨2015北京颁奖礼

下一条:周汉民:加强思想建设凝聚伟大力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