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智辜胜阻出席“2015’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定论坛”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15年09月25日
9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在河北正定出席“2015’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定论坛”。
论坛由民建北京市委、民建天津市委和民建河北省委共同主办,旨在更好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服务,来自三地的会内外各领域专家学者约200人参加论坛,共同就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功能定位与机制创新展开交流和研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致辞
陈昌智为开幕式致辞,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国家战略,是一项事关京津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为京津冀全方位合作指明了方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他指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虽然有一定的基础,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在以往的发展中三地的定位不够清晰,分工不够合理,特别是北京集聚了过多的非首都功能,人口增长过快、交通拥堵、水资源短缺等“大城市病”日益凸显;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过大,经济联系较为松散,产业协同发展的难度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弱,京津两大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资源存在“虹吸效应”等。
他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发布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关键是凝众心、集众智、聚众力,抓好推进和落实。民建作为参政党,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点和优势,围绕如何更好地推动《规划纲要》落实,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他指出,当前,要着重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功能定位与体制机制改革。要消除隐形壁垒,破解制约协同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破除限制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尽快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一体化发展制度体系。二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应主动“瘦身”,积极调整、疏解、转移部分非首都功能,着力优化提升其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首都核心功能。三是产业转型升级。京津冀应通过产业链的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的优势,差别化发展,使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共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协同发展夯实产业基础。四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京津冀三地已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合作等积累了一定经验,接下来应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通过公共服务领域的“共建共享”,在公共服务均等化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让广大群众切实得到实惠,共享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果。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演讲
辜胜阻发表了题为《发挥北京辐射作用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的主旨演讲。他指出,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应明确京津冀三省市的城市定位,打造“多核多圈层”的多中心城市结构,形成分工清晰、优势互补、产业链合理衔接的产业空间布局,使产业体系和城市体系协同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关键是要把疏解人口、疏解产业和疏解非首都城市功能相结合,同时强化首都功能、特别是科技创新功能,使北京成为技术创新的增长极。
陈昌智会见赵克志、张庆伟
期间,陈昌智会见了中共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赵克志介绍了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未来发展的主要思路,以及目前正在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政策,并感谢民建中央长期以来对河北发展的关心和支持。陈昌智表示,河北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的各项战略部署和决策,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尤其在压缩和化解过剩产能方面,拿出了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幕已经开启,河北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河北要抓住这一难得机遇,明确自身定位,按照区域总体规划,切实推动协调发展。当前要继续做好产能过剩化解相关工作;研究解决环首都贫困带问题;注意引进京津高新技术与人才,推动产业升级。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民建中央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建北京市委主委王永庆,中共河北省委常委、秘书长、统战部部长范照兵,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宋恩华,河北省副省长、民建河北省委主委秦博勇,河北省政协副主席郭华,河北省政府秘书长朱浩文等参加会见。
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蔡玲参加上述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