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智:继承厥老风范 弘扬优良传统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15年09月29日
同志们:
10月7日,是胡厥文诞辰120周年纪念日。厥老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杰出的实业家,是民建的创建人和卓越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华职教社的重要领导人,为民建和中华职教社的创建、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共聚一堂,举行“民建中央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揭牌仪式,追忆缅怀这位爱国革命、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对于继承弘扬民建和中华职教社先贤的优良传统和崇高风范,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续写民建和中华职教社事业的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们纪念厥老,要学习传承他为国为民、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
厥老出生于1895年的嘉定。青少年时期,他受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痛心于国弱民贫,外侮日亟,立志兴办工业以振兴民族。1921年他变卖祖传土地,创办新民机器厂,开始了实业救国的探索。1927年,他被同业推为上海机器业同业公会主任委员,并连选连任达十年之久。他勤奋从业,悉心研究和仿制新机器,为促进民族工业发展作出了贡献。1931年“九一八”事变,惊醒了厥老的实业救国梦,他毅然投身民族解放运动,与黄任老合作,联络、组织上海工商界,为抗日军队赶制武器弹药。他日夜奔走,无暇理发剃须,竟至须髯盈颊,他索性蓄须铭志,决誓抗日报国,被传为佳话。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为了保存民族工业、支援抗战,他以炽热的爱国热忱奔走呼号,发动组织江浙沪宁的百余家民营工厂内迁,并带头拆厂,历尽千难万险,保存了可贵的人力物力资源,成为抗战时期后方民族工业的中坚力量,在军需民用的生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45年,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厥老欣喜若狂,剃胡吟诗,“昔年敌阀昂头笑,今日酋皇俯首哀。雪耻欢难已,除胡亦快哉!”可是胜利的喜悦尚未充分品味,为了争取国家和民族的光明前途,厥老毅然投身民主运动,为新民主主义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他积极推动上海工商界为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努力工作,带头认购公债。抗美援朝时期,厥老将积蓄尽数捐献给国家,支持儿子参军入朝,还亲自到战火纷飞的前线看望人民子弟兵。在国家过渡时期,他积极宣传、推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并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将自己的企业合营,以带动工商界积极配合国家的社会主义改造,发挥了极大的示范和推动作用。改革开放后,厥老年逾八旬,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志向弥坚。他常常激励民建的同志,现在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千载难逢的黄金时代,要把吃奶的力气拿出来。
厥老一生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同呼吸。其身上展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奋斗终生的崇高精神,不仅蕴含在民建和职教社的优良传统中,更是始终激励民建人和职教社人奋发向上的珍贵的精神财富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当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群团,民建和职教社必须认清时代赋予的新的历史使命,学习传承厥老高尚的爱国精神,将自身的事业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认真履行自身职能,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
二、我们纪念厥老,要学习传承他衷心拥护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社会主义事业不倦奋斗的坚定信念。
抗战胜利后,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的光明前途,厥老与黄任老等发起成立了民主建国会,团结爱国民族工商业家及有联系的知识分子,配合中国共产党,为建立和平、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而斗争,并在此过程中与中共结下了深厚情谊。1948年民建响应中共“五一号召”,公开宣布接受中共领导,不仅是民建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也成为了厥老矢志依靠中共,与中共亲密合作、团结奋斗的新起点。新中国成立后,厥老为多灾多难的祖国得以新生兴奋不已,由衷地信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衷心拥护中共的领导,献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厥老主持的民建,提出了“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反映了民建政治上的坚定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民建成立40周年时,他把坚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依靠中共的领导、坚持自我教育概括为民建的三大优良传统,成为推动会的事业不断发展的思想保证。即使经历了“文革”十年的艰苦磨难,他也从未动摇过对中共的信心和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党派今何似?长松附茑萝。百年生死共,痛痒共搔摩。”诗句真切表达了民建以及厥老自己与中共肝胆相照的诚挚感情。1982年和1983年,他分别对中共统战工作和整党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受到中共中央的高度评价。1986年,他又与胡子昂联名提出了“关于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的意见”,受到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
厥老一生立场坚定,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中共长期合作,患难与共,并肩战斗,是共产党信赖的战友和诤友。他一直强调,如果没有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的胜利实现是不可能的。坚持中共的领导,也是民建优良传统的核心,是民建和职教社的基本政治立场。我们要学习传承厥老始终坚持中共领导的坚定信念,继续深入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切实承担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
三、我们纪念厥老,要学习传承他对民建和职教社事业满腔热忱、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
1948年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民建被迫转入地下。厥老在上海创办“中国工业月刊社”,掩护民建继续活动。上海解放前夕,民建其他几位主要负责人分别到香港和解放区工作,他受组织委托,坚持在上海领导民建的地下工作。1949年9月,他以民建代表的身份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民建创建之初,他任常务理事,在民建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都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他带领民建同志在工商界中做了大量团结、引导和教育工作。1957年,厥老率民建代表团,应邀参加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自由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为增进中德两国人民和两个组织的友谊做了很有意义的工作。1979年后,他担任民建第三届中央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第四届中央委员会主席,领导民建拨乱反正,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协助落实民族资产阶级的政策,开辟为四个现代化服务的新领域,掀开民建历史上崭新的一页。“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他不顾年事已高,行行重行行,深入调查研究,带领民建积极参政议政,为国家发展出主意、想办法,做实事、做好事,为祖国强盛、人民富足鞠躬尽瘁。1987年底,为进一步推进民建中央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他坚决辞去主席职务,并积极推荐新人,在民建内外产生了令人瞩目的政治影响。
早在抗战期间,厥老就和黄炎培领导的职教社结下渊源,后又当选为中华职业教育社第三、四届理监事会理事,1958年任职教社上海分社主任,开始直接参与领导职教社事务。1965年黄任老逝世后,胡厥老接替他领导职教社工作。“文革”期间,中华职教社被迫中断工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业教育又重新被提上议事日程,时任职教社代理事长的厥老,也开始为恢复职教社组织作出积极准备,他不顾年迈,为恢复和发展职教事业奔走呼吁,殚精竭虑。在他的策划下,北京、上海、昆明等城市分别举行了建社65周年的纪念活动。1982年,胡厥老又亲自写信给时任中共中央书记的胡耀邦同志,请求恢复中华职教社组织和工作,得到胡耀邦同志的支持和同意。1983年,职教社恢复组织,胡厥老当选为中华职教社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在他的带领下,职教社积极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鼓与呼,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一个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时期。
厥老对民建和职教社事业的耿耿忠诚、身体力行的朴实作风和一心为公的高尚品质,是我们学习的表率,行动的楷模。现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更加重视推动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重视党的群团工作,这为民建和职教社发挥作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传承厥老对民建和职教社的忠诚与热爱,学习他为民建和职教社的事业殚精竭虑的奋斗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民建和职教社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努力开创民建和职教社事业的新辉煌。
四、我们纪念厥老,要学习传承他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无私奉献、宽厚待人的高尚品德。
厥老为人光明磊落、作风正派,是非爱憎泾渭分明,处事注重大事大节。他待人宽、对己严,善于团结同志。他有知人之明,又有用人之量,对同志披肝沥胆、关怀备至,自己从不患得患失。同他接触过的人,都为他的正直、坦诚所感动。他又是书法家和诗人,他的书法高古、洒脱,他的诗词豪放、热情,也是他正直、豪爽性格的体现。今天,民建嘉定区委为纪念厥老诞辰120周年重新编辑出版的《胡厥文诗书选》也将首发。
《胡厥文同志生平事迹展览》馆陈列着厥老家属捐赠的各类遗物、文书、照片等两百余件,较为全面地展示了他为祖国、为人民不懈奋斗、追求真理、与时俱进的一生,为我们学习他的精神和品质,继承弘扬民建和中华职教社的优良传统提供了生动的教材和课堂。在此,我谨代表民建中央和中华职教社对中共上海市委、中共嘉定区委及各有关方面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地感谢!
斯人已逝,风范永存!厥老对国家忠诚,对人民热爱,对理想执着的高尚品格和光辉风范,感召和哺育着一代代民建人和职教社人栉风沐雨、砥砺奋进,是推进民建和职教社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和力量源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秉承厥老的崇高精神,大力弘扬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