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辜胜阻在人民网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16年03月06日

编者按:2016年3月5日中午,应人民网“2016全国两会高端访谈”栏目邀请,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做客该栏目,解读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实录整理如下:

人民网:今天上午李克强总理作了政府工作报告,能不能首先谈一下听了报告之后的感受,有哪些是印象比较深刻的?

辜胜阻:我觉得报告中间非常重要的是我们经济发展速度要从高速度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还有我们的产业层次要从低端走向中高端,就是“两个中高”,这就描述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除此以外,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提出了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的结构改革,要靠供给侧的结构改革来应对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

人民网:在上午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里面有很多数据能够看出来,很多关键领域的关键数字,都关乎民生。其中提到了今年的CPI控制在3%,这个3%是什么概念,能不能给我们解读一下?

辜胜阻:我觉得CPI控制在3%这个目标是很容易实现的,是一个比较宽松的目标。而经济增长目标,是一个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CPI是一个反映通胀,反映物价的指标,这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个指标不能太高,但是我觉得3%是可以实现的目标,2015年这个目标也是实现的很好。我们要看到GDP的增长目标是要通过努力才能实现的,是一个很紧的目标。这两个目标是不一样的。

人民网:确定这样一个3%的目标,它对我们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会带来哪些影响?尤其是在2016年这样一个时间节点

辜胜阻:我觉得影响就是,物价不会有很大的增长,控制在3%,。从2015年来看,从以前来看,物价对老百姓的影响,不会很大。

人民网:报告里还提出今年安排的财政赤字2.18万亿,较去年有大幅度的提高,这样一个提高或者变化,会对我国的企业和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辜胜阻:我觉得这个报告当中讲得很清楚,赤字主要用于减税和降费。报告中也讲到了,通过减税和降费能够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5000多亿元,这个就是实实在在给企业的负担有一个很大的下降,给老百姓的生活也带来好处。应该讲,今年和去年相比,这个赤字有一定扩大,但是这个扩大,报告讲得很清楚,主要用于减税和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的负担,这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降成本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降低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老百姓的负担。

人民网:报告里还有几个关键的数字,一个是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还有一个是农村脱贫人口要达到1000万人以上。2016年我们的经济发展、内部环境、外部环境,这些目标,我们实现起来有哪些困难?或者我们实现的难点在哪?

辜胜阻:国外普遍担心说中国会不会出现一个失业潮,我觉得应该看到我国工具箱里面有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就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过去一年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每天新登记注册的企业就有1.2万户,这个创业会带动就业,这种创业和就业是一种很好的对冲失业风险、对冲经济下行风险的工具。此外,“人”是城镇化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我们的人进城以后,特别是农民进城以后,是一种半城镇化,生活和工作在城市,但是没有取得和城市居民一样同等的权利。人、地、钱挂钩以后,很重要的就是通过转移支付,要让城市政府来向这些转移人口提供像教育、医疗,包括住房等公共服务,政府工作报告讲了,要把符合条件的外来人口逐步纳入公租房供应的范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亮点。过去只管市民,只管有户籍的人,现在提出要把外来人口也要纳入公租房的供应范围。这个就不仅是人、地、钱,而且还涉及到房。我觉得核心是要解决人的问题,人的问题关键是这些人的公共服务,我觉得市民化非常重要的是稳定的就业,在稳定的就业基础上,政府要提供的是公共服务,还包括刚才讲到的住房,所以我们怎么样通过城镇化解决人、地、钱、房这四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这是非常关键的。

人民网:“十三五”时期我们要保证速度不掉下来,而且还要保证转型改革的紧度和成效,可能比前二三十年需要面临的问题更多或者需要面临的阻力更大。

辜胜阻:我认为“十三五”时期有六个方面的机遇。首先是政府工作报告讲到的,城镇化是内需最大的潜力,第一个机遇是人口城镇化,“十三五”涉及到10亿人的城镇化,包括农民工及其背后的家庭人口,我算了一下是10亿人。第二是经济的服务化,我们现在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超过制造业,首次占据“半壁江山”。第三是产业的高端化,刚才我讲了我们的产业要从低端走向中高端,在这个过程中间是一个很大的机遇。,就是产业升级。第四个是发展的绿色化,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来要发展环保产业,要治理环境污染,这同时也是一种商机。此外,还有社会的信息化,我觉得,我们最有可能在互联网新经济上弯道超车,现在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中国有四家。最后一个是金融国际化。同时我们又面临五个方面的挑战,第一个是我们的过剩产业,制造业、煤炭产业的产能过剩很高。第二个是我们的房地产库存很大,特别是三线、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库存很高。第三个是从金融方面来讲,我们企业、地方政府的杠杆率很高。我们的股市,我们的资本市场现在处于深度调整。第四个就是我们的短板很多。我觉得最大的短板是我刚才讲到的几亿农民工生活工作在城市,但是没有享受到城市居民公共服务。最后一个就是环境,环境的污染,环境要去污染化。我总结制造业和煤炭要去产能化,房地产要去高库存,金融要去高杠杆,股市深度调整。还有一个就是经济发展存在着大量的贫困地区,还有一个更重要的是环境一定要去污染化,现在环境污染太严重,“十三五”时期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期。

人民网:“十三五”期间我们会遇到更多比“十二五”期间更新、更有难度的挑战。刚才您谈到这几个任务或者挑战,是“十三五”期间供给侧改革的几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如果从这五个任务来看,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哪?

辜胜阻: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一个提法,可以分成三个关键词。首先是结构,就是供给的结构一定要调整,我们供给结构的问题实际上是无效供给、过剩供给太严重。同时,有效的供给、有效的需求又不够。这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另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改革,我觉得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要有制度供给,靠改革引领。比如当年农村生产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产量大幅提高,这就是典型的供给制结构性改革的例子。第三,现在的供给侧不是靠要素驱动的供给侧,也不能靠投资,更重要是要从要素、投资驱动的供给侧走向创新驱动的供给侧。这个供给侧非常重要是要靠创新驱动,要提高效益,要提高全要素生产力。我觉得三项任务,第一个是供给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要做减法,总理报告讲了,要做减法,把过剩的产能减掉,同时要做加法。第二个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要靠制度供给、改革引领来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后一个就是我们的供给侧一定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走向创新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力。

人民网:我们看到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预期目标,今年仍然定为4.5%,这和2015年是一样的。去年是2008年以后中国首次下调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目标,这传递了什么信号?

辜胜阻:过去七年的保8%,经济增长目标保8%,实际执行结果都比8%高,一个很重要原因的就是担心如果经济增长低于8%,经济就会出问题。过去一个百分点的GDP产生的就业,和现在一个百分点所产生的就业是不一样的。我刚才在前面还讲到一个问题,我们有一种工具能够对冲失业风险。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过程中会导致一些人失业,同时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又能够创造新的就业,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平衡这种失业和就业带动创业的关系,对冲下行风险。所以,说中国经济好,不仅要看GDP,还要看就业。我们“十二五”就业做得很好,政府工作报告讲了2015年也做得很好,我相信2016年完成这个目标也是可行的。

人民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我们还听到一个新词“互联网+政务服务”,您觉得这样的变化会对我们的政府甚至服务意识会有怎样的影响?

辜胜阻:关键是能够打造一个通联政府,对政府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它和简政放权的改革是配套的,能够更方便老百姓,让政府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实现信息共享。政府工作报告讲到了,我们现在体制分割导致资源分散、管理分治,通过这样互联网+政务,电子政务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整合资源,特别是信息资源,来改变信息孤岛的现象。

人民网:在两会期间,我们很多人民网嘉宾都是我们的国企甚至是一些国内的同行业当中佼佼者,甚至领军企业,和他们聊的过程当中,他们普遍有一个共识,就是现在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针对这一问题,我们的政府会有哪些对策?

辜胜阻:我去了20多个省市调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看到昨天总书记去了民建和工商联组,特别讲了六条意见,很重要的就是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的问题。进入全球金融危机以后,全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融资成本是在降低的,但是我们融资成本是上升的,我们现在融资成本,大企业的融资成本都是发达国家的两到四倍,小微企业只有10%的能够从银行得到贷款,它的利息成本高达15%,90%的小微企业要靠小贷公司和民间借贷获得资金,利率在25%左右。应急式的过桥贷款利率更是高达40%以上。高成本,特别是融资的高成本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大障碍。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来,要降低实体经济成本,我觉得这是下一步特别是巩固实体经济坚实基础非常重要的任务,如何把成本降下来。十年前中国很便宜,现在中国不再便宜了,表明我们进入一个高成本时代,推进供给侧改革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降成本,让企业有利可图。

人民网:我们说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重要的一个艰巨的任务是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这是总书记和总理都非常关注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您的建议是什么?

辜胜阻:我觉得精准扶贫是你刚才问到的五项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中间“补短板”的任务。现在有人认为,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是我们实现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我觉得是短板之一。我认为最大的短板还是城镇化的“三个一亿人”,可能你的问题也会问到“三个一亿人”。我认为扶贫现在要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对于有些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通过产业扶贫形成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不能完全都靠输血,输血以后还会返贫。所以,产业扶贫是治本的、治根的。产业扶贫要靠金融扶贫,还有一个从长远来看要靠教育和科技。通过教育和科技的扶贫,来营造这种造血功能。对于一些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非常重要的是要靠社会政策兜底,通过低保来保障这些人的生活。对于七千万贫困人口,要进行分类指导。还有一个就是有些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地方,要通过移民搬迁安置。今年的任务就是,实现一千万人的脱贫,同时要解决五百万人的移民安置问题。我觉得对于扶贫很重要的就是精准脱贫,精准脱贫很重要的就是要分类指导,对不同的人要实行不同的措施,来保障他们能够精准脱贫。

上一条:宋海出席会中央宣传部与所联系支部“人民币国际化”主题座谈会

下一条:民建中央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建、工商联联组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