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出席2016年互联网金融法治创新高峰论坛并作主旨演讲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16年03月18日
3月19日,中国·上海“互联网金融法治创新高峰论坛:真伪互联网金融之辨”在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举行。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建中央副主席宋海出席论坛并作题为《加强管理防范风险 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主旨演讲。
宋海从监管、建章立制、实际操作等方面,梳理了刚落幕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对互联网金融提出的意见建议,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实质,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构成、模式、发展特点、发展原因和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
宋海认为,近年来“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互联网金融”是这个战略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也是这个战略的实践与推进。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金融成为一种新的营销和服务模式,为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2015年7月以来,国务院及相关监管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若干指导意见和管理办法,进一步确立了互联网金融监管框架,明确提出了“鼓励创新,防范风险,趋利避害,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并加大了对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有力促进了行业的有序发展。
宋海指出,我国互联网金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法律制度缺失,导致无监管法律根据,部分行为和产品游离于罪与非罪的边缘;存在灰色监管地带,什么该做或不该做无法判断;信用交换困难,违约成本较低;众筹资金轨迹无人监管;第三方支付平台不能与中央银行支付系统对接,一定情况下会引起支付问题。为了规避监管和追求效益,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大批金融创新产品出现,由于投机心理严重、内控机制又不完善,使新的金融风险开始聚集,主要是监管滞后与缺失并存的风险、信息安全风险、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企业自身内控能力不足和缺失带来的风险等。
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风险,宋海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二是构建正规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跨部门跨地域的多层次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三是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四是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协调机制;五是有针对性的微观审慎监管;六是设置我国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七是采用“负面清单”和“底线思维”监管互联网金融;八是完善征信体系,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九是秉承监管一致性的原则,对有关存款征收法定存款准备金。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院长季卫东教授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时表示,本次论坛以“真伪互联网金融之辨”为主题,议程内容涉及互联网金融定位和发展战略、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与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孙玉琦,英国剑桥大学Judge商学院新兴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Robert Wardrop、研究员Luke Deer,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宏民,台湾地区前金融司司长、中国证监会国际顾问戴立宁作主题演讲。
论坛上还举行了互联网金融学术研究联盟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基于国家安全的互联网金融治理”和“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理论与经验”主题分别在分会场进行圆桌讨论。
本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互联网金融法律评论》主办,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法律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上海财经大学金融服务与消费者保护法律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互联网金融法治创新研究中心承办,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研究中心支持合作。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先林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中外近三百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