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在民建八届八次中常委会议上的讲话

  • 信息来源:宁夏民建
  • 发布时间: 2008年07月12日

本次中常委会议审议了《关于当前经济工作的几点建议》和《民建中央关于加强扶贫工作的意见》,听取了卢湖山同志关于《突出重点,打造“品牌”》和王录生同志关于《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工作汇报。同志们在讨论中踊跃发言,提出很多有见地的意见。八大换届以来,我提出要逐步增强会中央常委会决策作用,希望这种做法能够逐步推进和完善。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关于当前经济工作的建议

会中央常委会决定每年三季度重点研究当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意见和建议。本次中常委会认真讨论了由会中央专门委员会完成的《关于当前经济工作的几点建议》,分组讨论中各位常委提出了很多很好的修改意见。会后我们将对《建议》进行认真修改,形成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建议,供中央经济工作参考。

二、关于扶贫工作

开展扶贫工作是本会社会服务的一项主要工作,也是履行参政党职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民建中央关于加强扶贫工作的意见》作为指导性意见,将对整合全会资源和力量,协助中共地方党委和政府做好扶贫工作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新时期做好扶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一)扶贫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和扶贫工作,列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出发,对“三农”和扶贫工作十分关注。前不久,国务院召开扶贫工作会议,对新时期新阶段做好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和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对于参政党来说,开展扶贫工作,是学习贯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活动,民建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要从这一高度认识扶贫工作。

(二)扶贫工作是参政党参政议政的实践活动

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总格局中的参政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民主党派的扶贫工作也有别于一般的社会团体和慈善机构,是参政议政的一项实践活动。民建作为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在扶贫工作中不仅要提出意见和建议,而且要按照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原则,为改变贫困地区落后面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三)扶贫工作是参政党的一项政治活动

扶贫工作是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需要。这次常委会专门请广西和贵州的主委介绍扶贫经验,交流体会。通过他们的汇报,可以看到通过开展扶贫工作,当地的政府和群众对民建组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样才会对多党合作制度有更深的理解。参政党只有有所作为,才能在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心目中有地位,这也是发展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的需要。

参政党要结合自身特点开展扶贫工作。2000年会中央在青岛召开社会服务工作会议,确定会的扶贫工作指导方针是“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我认为这个方针符合参政党的实际情况。

首先要量力而行。现在民建有九万多会员,力量还很有限,在扶贫工作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即使在会中央的扶贫点(县),这个地区能不能脱贫往往也不取决于我们。正因为如此,扶贫工作更要把握突出重点、发挥特色的原则。所以量力而行就是要客观和实事求是地确定我们能做多少工作,能够达到什么效果以及怎样开展工作等,这一点非常重要。

其次要尽力而为。从贵州和广西的经验可以看到,正是有了高度认识,并结合当地实际,才能在扶贫工作中取得来之不易的成绩。能够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众所周知,贵州和广西地处西部偏远地区,交通不便,教育水平落后。为推动扶贫工作,当地民建组织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提出广西石漠化治理的提案得到国务院的重视,将“推进滇、黔、桂石漠化的治理”明确写进国家“十五”计划纲要,不仅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惠,也起到了参政议政的作用。所以在扶贫工作中一旦确定了工作目标,就要把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三是因地制宜。由于地区差异,各地的扶贫工作内容和问题也不尽相同。从2001年开始,会中央在河北丰宁兴建生态林,现在不仅其他省的民建组织也积极参加植树活动,这一项目还列入国家林业局的计划,拨款进行防护林的建设。最近会员企业四川正光集团又在丰宁启动了民建丰宁正光治沙试验工程,取得了很好效果。开展扶贫工作一定要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

四是讲求实效。我们在扶贫工作中不要搞形象工程,而是要讲求实效。目前捐建希望小学的做法就很好,捐赠资金由当地民建组织掌握,向捐款人报预算以及财务开支情况,比较透明,便于捐款者了解。正是因为如此,香港的黄佩球先生已经在贵州捐资800多万元,兴建了45所希望小学。

此外,会中央的扶贫工作要以智力扶贫为重点,围绕教育扶贫、科技扶贫、项目扶贫和就业扶贫展开。在贵州考察扶贫期间,我对会员企业家提出做好扶贫工作要有四心:爱心、决心、信心和恒心。考察期间会员企业家共捐款及投资340万元,包括一批科技扶贫项目和希望小学。这次中常委会议是会中央首次把扶贫工作提交常委会审议,表明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希望通过常委会的研究,各地能够把扶贫工作向前推进一步。

三、深入学习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参政能力建设

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04年9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本会全体同志应当都认真学习领会《决定》的精神,并联系自身实际,进一步加强参政能力建设。

《决定》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决定》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55年执政的成功经验,主要是:必须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中国民主建国会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风雨同舟,亲密合作的参政党,一贯坚持在政治上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主要谈三点意见。

(一)认真领会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定》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面临挑战与机遇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的国内外形势,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决定》指出,如何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决定》指明,要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各族人民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决定》提出,要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二)加强参政党的自身建设,增强参政能力

为了加强参政党的自身建设,将本会建成一个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参政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努力。

1、努力学习,坚定信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我们不仅要通过学习理解其科学和深邃的内涵,更要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执政55年的实践中对丰富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贡献,还要全面贯彻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努力实现本会七大提出的将本会建设成为一个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组织上巩固、制度上健全,充满活力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的目标。

2、履行职能,增强信心。中国民主建国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总格局中一个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要积极参加政治协商,切实推进民主监督,努力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尽心尽力为社会服务。本会要围绕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振兴中华的大局,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及分析思考,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民建会员,要坚决执行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勤政廉政,开拓创新,做合格的人民公仆。要树立与时俱进、谦虚谨慎、自强不息、力争上游的精神,认真研究并深入理解继承和创新、效率和公平、增长和发展、劳动和资本、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不断增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

3、肝胆相照,增进信任。中共执政55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把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在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尽管过去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过不少困难和曲折,当前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作为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友党,我们一定要坚信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四中全会的《决定》是一项深谋远虑的历史决策,说明中国共产党有不断加强并完善执政能力的决心和能力。我们一定要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帮助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水平。

(三)努力提高四个方面的参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要求各参政党加强参政能力的建设,本会各级领导同志一定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要求,提高以下四个方面的参政能力。

1、政治把握能力。包括政治理念、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内外条件,各种思潮纷纷涌现,从各个方面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需要有一个社会公认的、与时俱进的政治理念。为此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执政过程中,不断地发展着马克思主义,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我们要通过深入的学习和思考,不断增强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坚决克服各种错误思想倾向的干扰,还要积极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但不能脱离国情照抄照搬。

2、参政议政能力。包括调查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做好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首先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比较现实情况与理想情况的差异。问题发现后,要有分析和归纳能力,发现问题的主要矛盾。最后是提高表达能力,能够把问题如实地反映出来,恰如其分地提出意见和建议。

3、组织领导能力。包括法制观念、政策水平、开拓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法制观念包括法律实体和法定程序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不能违反。提高政策水平就是要深入理解政策的内容和时效性,结合地区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政策实施中的正面和负面效应,提出意见和建议。开拓创新能力体现了党派工作的绩效,回顾这几年会的工作,正是体现了这种精神,但要注意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工作成绩的好坏,各级领导干部要注意提高决策能力。

4、合作共事能力。包括协商能力、协调能力和团结能力。协商能力是指与执政党要推心置腹地协商,提出自己的意见,交换不同的意见,取得共识。协调能力是指从全局的角度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妥善处理利益冲突。团结能力是指作为领导要平易近人,虚心听取群众意见。

四中全会决定同意江泽民同志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我们在充分肯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位13年中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绩的同时,还应当学习江泽民同志以国家和民族的大局为重的高尚风格。我衷心地希望全会各级领导同志都能有“个人的荣辱进退由组织决定、是非功过任群众评说”的广阔胸怀,光明正大、任人唯贤的高尚品德,努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并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本会全体同志要和全国人民一道,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团结,维护稳定,为构建效率与公平兼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上一条:民建中央举行软件产业发展研讨会

下一条:成思危主席赴绍视察

关闭